专利号 |
91110511.5 |
申请日 |
1991.10.31 |
名称 |
一种可溶性棉布的制造方法 |
公开号 |
CN1061061 |
公开日 |
1992.05.13 |
主分类 |
D06M11/38 |
次分类 |
D06M11/38;D06M13/188 |
纺织分类 |
周期表中第一族元素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通过化学作用局部改变或破坏纤维而产生图案入D06Q1/02)(5) |
分案原申请号 |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化学纤维厂 |
优先权 |
|
地址 |
330006江西省南昌市青山南路44号 |
发明(设计)人 |
车景亮; 郑开诚; 戴云龙; 李建华; 杨变川; 徐悼娴; 谢 |
国际申请 |
|
国际公布 |
|
进入国家日期 |
|
机构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向红; 赵志远 |
介绍 |
一种可溶性棉布的制造方法,将棉布在20~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碱化处理1.5~2.5小时,压干,称重,接着将其在一氯醋酸∶酒精=1∶1.5~2.5的混合液中,在75~90℃的温度下醚化反应2~4小时,然后在10~20%的稀盐酸中进行中和反应,接着用78%的酒精洗涤除盐,最后进行烘干,使其含水率≤10%。该棉布可作为精密仪器防潮的包装材料、妇婴卫生用品的吸温衬料、缝制核辐射防护服;还可作为止血纱布和皮肤大面积溃疡或疮伤病人的医疗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