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纤维与棉纤维同属纤维素纤维,但两者的化学组成与纤维结构有明显区别。苎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比棉纤维低,色素、木质素、蜡质、果胶质含量较高;苎麻纤维的取向度80%左右,结晶度90%左右。因此,强力较棉纤维高,伸长小,刚性大,其吸水率比棉纤维低,染色性能比棉差。因而麻郴织物的前处理比纯棉织物难度要大些。如果采用纯棉织物的常规前处理工艺,平幅碱退浆、碱煮练、碱氧三步法工艺或退、煮、漂一步法工艺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由于苎麻纤维在脱胶过程中已受到强碱高温和长时间作用,若再经棉织物的常规工艺处理,将会使织物强力下降,手感粗糙,易泛黄,从而失去麻织物的特有风格。
为此我们建议采用酶退浆、温和冷堆氧漂和二次烧毛及丝光工艺。其工艺流程为:原坯准备一第一次烧毛一酶退浆一冷堆氧漂一退卷水洗一冷氧漂一第二次烧毛一丝光。具体工艺及操作要求:
①由于苎麻纤维刚性大,成纱抱合力差,织物表面毛羽较长且难去除,是造成刺痒感的重要因素。第一次烧毛主要烧去原坯较长的绒毛;第二次烧毛安排在退浆、煮练、漂白后,由于织物在退、煮、漂时受机械作用,苎麻织物上的绒毛会重新露出织物表面,所以采用两次烧毛。第一次烧毛要求原坯缝头平整坚牢,车速80一85m/min.二正二反;蒸汽灭火;落布要求:均匀、洁净、无毛柳。第二次烧毛要求:车速85--90m/min,二正二反;蒸汽灭火;落布要求:均匀、洁净、无毛柳;烧毛效果4级以上。
②酶退浆工艺流程为:热水洗两格一轧酶工作液(多浸一轧)一松堆存放。由于织物上含浆量大,为此采用两格热洗后浸轧酶工作液,并堆置一定时间,使工作液能在织物内均匀渗透。酶退浆工作液组成:BF一7658淀粉酶3~4g/L,食盐9—12g/L,渗透剂2--3g/L;工艺条件为:热水洗温度65—70℃,轧酶温度55—65℃,轧余率110%一130%,堆置温度45--55℃,时间3-4h,pH值6.0--7.0。松堆存放在容布箱中,用塑料薄膜盖好,保温、保湿。
③冷轧堆碱氧工艺流程。浸轧工作液(三格多浸三轧、轧余率100%)一打卷(用塑料薄膜包好),保温、保湿转动(转速8r/min)一堆置(室温24h)一汽蒸(100—102℃,90s)一热洗五格(95℃以上)一702蒸箱皂洗(90℃以上)一70工蒸箱皂洗(90℃以上)一三格热水洗一冷水gL一格一烘干落布。冷堆工作液组成:NaOH(100%)35—40g/L,H2O2(100%)14—16g/L,精练剂10g/L,稳定剂8g/L。皂洗液组成:纯碱4g/L,表面活性剂4g/L。上述工艺在苎麻欄混纺织物(R55/CA5 90.9tex×90.9tex,51 x 47,1.6m)上加工半成品白度为73.3%;毛效经向10.3cm/30min;纬向8.7cm/30min。冷堆轧液采用三格多浸三轧,是将打卷机三格轧槽连通,从第三格加料,使料液在槽内逐格倒流,这样既保证工作液清洁、新鲜,又减少双氧水无效分解。
④冷氧漂。织物经冷堆练漂后,绝大部分杂质已被去除,但由于苎麻纤维含杂量较棉纤维多,对织物进行漂白加工和染鲜艳的浅中色还是不够要求,为此还需进行一次冷漂,以满足染整加工要求。冷漂工艺及条件为:NaOH(100%)10—12g/L,100%H202 12—14g/L,精躺0 8g/L,渗透剂4g/L,稳定剂4g/L。轧工作液:室温,轧余率100%,室温堆置12h,用塑料薄膜包好,保湿转动堆置,转速8r/min。上述冷氧漂后,织物白度89.4%,毛效:经向12.6cm/30min,纬向10.3cm/min。
@=================@###page###@=================@
⑤丝光是为了增加吸色能力,提高染色深度及鲜艳度。如采用纯棉丝光工艺的碱浓度,苎麻手感较差,主要是苎麻纤维在剧烈的强碱作用下,麻纤维收缩而导致纤维形状的改变,为此采用低碱丝光。轧碱浓度170 180g/L NaOH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