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生意通,与百万生意人谈生意!
首页 > 纺织数据库 > 纺织技术库 > 氧漂煮练酶188在纯棉高支薄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

氧漂煮练酶188在纯棉高支薄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7.3 tex全棉 氧漂煮练酶188 退浆-练漂 强力损伤

作者:於琴,许良英,岳仕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纯棉高支薄织物以其轻薄、吸湿、透气、滑爽、柔软、良好的服用性能成为夏季服饰首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纱支细、强力低、易起皱,给印染加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三步法前处理工艺对一般棉织物而言流程长、能耗高,质量稳定,但对薄型高支棉织物并不适应.因流程越长,蒸轧洗单元越多,越易造成织物起皱,纬斜,最终导致质量不匀,对布面效果及正品率提高不利.若用碱氧一浴冷堆或汽蒸工艺来处理,流程虽短,但对棉织物的强力损伤较大,而强力损失率是考核半制品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氧漂煮练酶188是一种生物酶技术与化学产品相结合的高科技环保产品,主要应用于棉纱、棉布、麻及一般棉织物染色前的半漂白整理工序[1]氧漂煮练酶188与双氧水协同作用于棉的共生物及浆料等杂质,使共生物及浆料发生水解、解聚、皂化、乳化、增溶等反应,转变成水溶性物质,经高温水洗而去除.[2]因工作液pH值仅为o.5左右,处理条件较为缓和.据资料介绍,该工艺 对棉织物强力损伤远低于碱氧工艺,其工艺程序与碱氧汽蒸工艺相同且流程短、能耗较低[3],是高支薄型棉较为理想的练漂工艺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氧漂煮练酶188用于纯棉薄织物练漂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法得到了最佳工艺,并与碱氧一浴轧蒸工艺进行了比较. 1试验
1.1材料与仪器
织物:纯棉坯布7.3 tex x7.3 tex/354x3 14.
试剂:氧漂煮练酶1 88(无锡开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氧水(30%H2O2)、NaOH、渗透剂JFC、稳定剂A(常州广华助剂)等均为工业晶.
仪器:小轧车(台湾瑞比),lnstron万能强力试验机(天祥公证行有限公司),Dataeolor测色配色仪(Dataeolor公司),烘蒸两用机(英国罗切斯特公司).
1.2工艺
1.2.1 氧漂煮练酶、双氧水一浴轧蒸工艺
流程及:[艺条件:浸轧工作液(室温,轧余率100%~110%)→汽蒸(100~102℃,X min)→热水洗(90~95℃)→水洗(80℃)→冷水洗。烘干.
水洗操作模拟大车洗涤条件和轧车轧干洗涤法.
工作液配方:30%H2O2 10~50 g/L;氧漂煮练酶188 10~50 g/L.
1.2.2碱氧工艺
为了便于氧漂煮练酶与双氧水一浴轧蒸工艺与碱氧一浴轧蒸工艺进行试验对比,对工厂工艺进行实地调研f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条件同1.2.1),工作液配方:30%H202 20 g/L;30%NaOH 30 g/L;稳定剂A 5 g/L;高效精练剂5 g/L.
@=================@###page###@=================@ 1.3测试
白度:在Datacolor SF600电脑测色配色仪上测试,光源D65,入射角10°,以CIE白度值表示;毛效:按GB3923-97法测试;强力:按GB/T 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一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法测试. 2结果与分析
2.1水平试验
影响练漂的主要因素有氧漂煮练酶188质量浓度、双氧水质量浓度、汽蒸时间和温度,考虑工厂现有设备均为常压汽蒸设备及便于操作,汽蒸温度固定为100℃不作优化,通过水平试验确定双氧水质量浓度、氧漂煮练酶188质量浓度、汽蒸时问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2.1.1双氧水质量浓度
固定氧漂煮练酶质量浓度为30 g/L,汽蒸时间60min,30%H202在10~50 g/L间以10 g/L质量浓度梯度进行试验,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1.
表1 H2O2质量浓度对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双氧水质量浓度的增加,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均增加,但强力降低.低于20 g/L后白度明显下降,超过30 g/L,织物强力损伤较大,白度增加不明显.综合考虑强力、白度、毛效指标,确定p(H202)为20~30 g/L.
2.1.2氧漂煮练酶188质量浓度
30%H2O2 20g/L、汽蒸时间60min作为定值,氧漂煮练酶188在10~50 g/L问以质量浓度梯度为10 g/L进行试验,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2.
表2 氧漂煮练酶1 88质量浓度对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

从表2可知,氧漂煮练酶188的质量浓度即使很小,织物的白度也能达到70%以上,但质量浓度低时,织物没有毛效.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毛效逐渐增加,40 g/L时,毛效能达6.0cm/30min,但织物强力逐渐降低,故确定p(氧漂煮练酶188)为20~30 g/L.
2.1.3汽蒸时间
p(氧漂煮练酶188)为25 g/L、ρ(H2O2)为25 g/L作为定值,汽蒸20~70 min,时间以10 min梯度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
表3汽蒸时间对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
@=================@###page###@=================@
从表3看出,汽蒸时间较短,织物白度也较高,这与织物比较轻薄、含杂较少有关,随着汽蒸时间的延长。白度增加不大,但强力损伤明显增加.因此,选择汽蒸时间为40~60 min.
通过平行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正交试验因素水平:ρ(H202)为20~30 g/L;ρ(氧漂煮练酶188)为20~30 g/L,汽蒸时问40~60 min.
2.2工艺调整
根据表1、表2、表3的水平试验结果看,织物的白度较高,能达到一般半制品的质量要求,但毛效都低于8 cm/30 min,不能满足后续印染半制品的质量要求.原因可能是织物的线密度较低,为满足织造要求,上浆率较高,浆膜阻碍了工作液润湿和渗透.因此,用坯布直接按上述平行试验选择的因素范围进行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优工艺不一定有效,为此决定坯布处理增加一步碱退浆工艺,其工艺为:浸轧碱退浆液(渗透剂2g/L,NaOH 5 g/L,轧余率80%)→汽蒸(100℃,60 min)→热水洗一道→温水洗一道→冷水洗一道.
2.3正交试验
用经碱退浆后的织物按上述平行试验所得的因素范围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看出,影响织物白度的主次因素顺序为:B>A>C,最优方案为A3B2C2;影响织物毛效的主次因素顺序为A>B>C,其最优方案为A3B3C1;影响织物强力的主次因素顺序为B>A>C,最优方案为A1B1c3.从白度、毛效、强力损伤3个指标看,最优方案不统一,需结合多方面分析得出最佳方案:(1)随着氧漂煮练酶188用量的增加,织物白度、毛效均增加,但相差不大,均能满足工艺要求,但织物拉伸强力损伤率亦增加.从20 g/L增加到25 g/L时强力损伤增加不大,所以氧漂煮练酶188用量可在20~25 g/L之间选取;(2)随着双氧水用量的增加,织物白度、毛效增加,但不明显,均能满足工艺要求,但织物强力损伤率明显增加.由于强力保持率是一重要指标,需综合考虑,确定双氧水用量在20~25g/L之间选取;(3)随着汽蒸时间的延长,白度有所下降但不明显,毛效变化不大,均能满足要求,但织物强力损伤率有下降趋势,这与理论上相矛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操作误差所致,为使织物有较好的强力,应选取汽蒸时间为40~50 min.结合质量及成本因素,确定最佳方案为A2B2c1,即最佳工艺配方:ρ(氧漂煮练酶188)为25 g/L,ρ(H202)为25 g/L,汽蒸40 min.
表4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page###@=================@
注:A为氧漂煮练酶188质量浓度,B为30%H202质量浓度,C为汽蒸时间.
2.4验证与比较
用氧漂煮练酶188与双氧水一浴轧蒸工艺并按上述最优方案进行验证试验,工厂按碱氧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氧漂煮练酶188煮漂合一与碱氧一浴前处理效果比较

从表5可知,高支薄型织物低碱退浆后用氧漂煮练酶188与双氧水一浴轧蒸进行煮漂处理后半制品的毛效、白度比碱氧一浴轧蒸工艺高,且强力损伤率明显下降.对于高支稀薄棉织物,有效地保持强力是关键,且短流程处理是质量正品率提高的重要保证. 3结论
(1)高支薄型棉织物上浆率较高,用氧漂煮练酶188与双氧水一浴轧蒸工艺处理后毛效不理想,不能满足常规半制品要求,需进行退浆处理后再用氧漂煮练酶与双氧水进行一浴轧蒸煮漂处理,其流程比传统三步法短,可避免多单元轧、蒸、洗造成织物起皱及纬斜等疵病.
(2)与碱氧一浴轧蒸工艺比较,氧漂煮练酶188与双氧水一浴轧蒸工艺半制品质量各项指标均较高,减少了强力损伤.该工艺使用助剂品种少,配料不易出错,操作简单,工艺重现性好;由于不用烧碱,漂后易清洗,减少了水洗次数,节约水、电、蒸汽、人工,降低了污水的碱性,利于清洁生产.
(3)氧漂煮练酶188与双氧水一浴轧蒸工艺处理的高支棉织物半制品强力损伤虽比碱氧轧蒸工艺小,但仍偏大,需进一步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l]杨晓俊,徐洪强.氧漂煮练酶在纯棉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印染.2007,33(1 5):3 1~32.
[2]黄昌平.无碱生物酶清洁染整工艺应用….染整技术,2005(6):12—14.
[3]朱字,施霞,伍学宏.棉织物酶前处理工艺探讨(I)[J]染整技术。2000(1):1—2.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更多>>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红娘网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